為什么癌癥總愛往肺里跑?科學家發現關鍵線索
對于很多癌癥患者來說,最擔心的可能不是原發腫瘤,而是癌細胞的轉移。而肺部,正是癌細胞最常"定居"的器官。今天帶您看懂背后的科學新發現。
1、肺轉移有多常見?
每2位晚期癌癥患者中,就有1位會發生肺轉移。乳腺癌、腸癌、骨癌等多種癌癥都會向肺部擴散。新研究發現:肺部特殊環境可能"吸引"癌細胞。
2、肺部藏著什么秘密?
比利時科學家通過小鼠實驗和患者樣本對比,發現一個關鍵線索:天冬氨酸(肝功能檢查中的常見指標)在轉移灶中的濃度明顯升高。
這個發現意味著什么?
癌細胞會改造肺部環境:就像播種前要松土,癌細胞會通過特殊信號改變肺部營養構成。
啟動"生存程序":當天冬氨酸激活NMDA受體(可理解為細胞表面的"天線"),會觸發連鎖反應幫助癌細胞扎根。
自備"翻譯官":癌細胞利用eIF5A因子(可理解為生產蛋白質的"流水線"),大量制造生存所需物質。
3、這對患者意味著什么?
這項發表在《自然》雜志的研究不僅解釋了癌細胞"偏愛"肺部的原因,更重要的是為攔截癌癥轉移提供了新靶點:現有治療新希望。
已有相關藥物:針對NMDA受體、eIF5A等靶點的藥物已在研發中。
預防轉移新思路:未來可能通過檢測天冬氨酸水平評估轉移風險。
個性化治療:"餓死"癌細胞的營養阻斷療法或成新方向。
4、患者最關心的問題
01.天冬氨酸高=癌癥轉移?
不一定!天冬氨酸升高常見于心肌損傷、肌肉損傷等情況。需結合影像檢查綜合判斷。
02.現在能做些什么?
定期復查胸部CT(建議每3-6個月);警惕持續性干咳、胸痛、咳血等癥狀;保持適度運動改善肺功能。
03.這項發現何時能應用?
研究者表示:現有藥物改造可能比全新藥物開發更快。預計3-5年內進入臨床試驗階段。
雖然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還需時間,但每一次科學突破都在為生命爭取更多可能。
科學小貼士
保持良好心態、積極配合治療、堅持定期復查,就是對抗癌細胞轉移最有力的武器。
[研究來源]
《自然》期刊2024年1月1日
比利時弗蘭德斯生物技術研究所(VIB)團隊
本文僅作科普參考,具體診療請遵醫囑。